當我們考慮磁體的“強度”時,有幾種測量方法都以不同的方式影響了磁體的強度,這通常看起來令人困惑。這還取決于強度的含義,拉力和磁場強度通常都歸納為強度。
在本文中,我們將依次描述有助于提高磁體性能的每個屬性,并回答以下問題:磁體的強度如何測量?
最大磁能積
磁鐵的最大磁能積以兆高斯·奧斯特(MGOe)為單位,這是磁體“強度”的主要指標。一般來說,最大磁能積值越高,磁鐵在特定應用中產生的磁場就越大。
最大磁能積,也稱為BHmax,是通過將磁體的剩磁(Br)和矯頑力(Hc)相乘得出的。
剩磁
剩磁(以高斯為單位)被描述為在去除施加于磁化的外部磁力之后留在磁體中的磁性,當材料被磁化后,它具有剩磁,因為在某種程度上,磁場是由外部磁場感應的。
矯頑力
磁體的矯頑力是將已磁化的對象的磁化強度降低到零所需的能量,該對象先前已被磁化到飽和點。本質上,它可以測量磁性材料的抗退磁能力。磁性材料的矯頑力以奧斯特(Oesteds)為單位。
最大的磁能積,剩磁和矯頑力都只能用磁滯圖測試機測量,該機繪制第二象限磁滯曲線。
開路磁通密度
以高斯或特斯拉(10,000高斯= 1特斯拉)為單位的磁場強度也是磁體強度的常用度量,因為它表示由磁體產生的磁場密度。
磁場可以看做是沿磁力線穿過磁鐵的磁力線,磁場強度對應于給定區域上場線的密度,穿過一個區域的磁力線總數稱為磁通密度。
磁體的剩磁值是在閉合電路中磁體保持的磁通密度。從磁滯曲線測試儀上取下磁體后,它現在不再處于閉合回路中,被認為是斷路的。磁性立即下降到更低的水平,并且該值取決于表面積與其相對磁性長度之間的比率。磁極小而長的磁體的開路磁通密度要比磁極大而磁長相對小的磁體高。
開路磁通密度可以使用高斯計和霍爾探頭進行測量,釹磁鐵的開路磁通密度很少超過6,000高斯,但是由于釹磁鐵具有直線的去磁曲線,當磁鐵浸入電路中時,磁通密度會上升,并且通過引入鋼可以減小南北之間的距離。 因此,磁通密度可以從開路值上升到幾乎剩磁值。
拉力

隨著釹磁鐵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大多數制造商和供應商都為它們的每個磁鐵提供了拉力,以顯示磁鐵可以承受的重量。抗拉強度是磁鐵的最大保持力,以千克為單位。當磁體和金屬具有完全直接的表面對表面接觸時,這是使磁體遠離平坦的鋼表面所需的力。金屬的等級,表面狀況和拉拔角度都會對拉拔強度產生影響。
拉力曲線

拉力-間隙曲線繪制了與厚而平坦的鋼片直接接觸,然后通過穩定增加的氣隙范圍的磁體的拉力,可以使用拉力測試機在各種氣隙上測試所有磁體。